已支持IPv6访问
首页 和田概况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政务服务 旅游观光
 
首页 » 正文

和田地区交通运输系统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清单

日期:2025-07-31 10:56  来源:和田地区交通运输局  浏览次数:48
 
打印

【字体:

核心提示:和田地区交通运输系统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清单
序号 检查事项名称 检查依据 检查对象范围 检查方式 实施主体
法定实施主体 行驶层级 第一责任层级
1 对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管(交通运输领域)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道路运输企业、道路运输相关企业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2 对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市场的检查 【规章】《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2004年12月21日交通部令2004年第14号,2015年6月26日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11号修正)
    第八条: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二)依法实施公路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对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市场实施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三)对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市场进行监督检查;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单位、从业单位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3 对公路工程水运质量的监督检查
【规章】《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2017年8月交通部令2017年第28号)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二十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等,科学、规范、公正地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自建设单位办理完成施工许可或者开工备案手续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完成之日止,依法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单位、从业单位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4 对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令第393号)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规章】《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第1号,201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第9号修改)
    第三十四条: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二)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三)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单位、从业单位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5 对辖区内国际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规章】《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05年第3号颁布)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实施国际道路运输监督检查工作。
    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口岸地包括口岸查验现场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
    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XX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站”标识牌;在口岸查验现场悬挂“中国运输管理”的标识,并实行统一的国际道路运输查验签章(式样见附件8)。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实施国际道路运输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交通部统一制式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国际道路运输企业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6 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五次修正,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第七十一条: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公路经营者、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接受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公路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应当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规章】《路政管理规定》(2002年11月26日经第1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2号,2016年12月10日修正)
    第四十五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对有关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七条:路政管理人员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企业、个体、其他经营单位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7 对船员管理的监督检查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2007年4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4号公布 根据2023年7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七次修订)
   第四十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船员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对船员注册、任职资格、履行职责、安全记录,船员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船员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以及船员用人单位保护船员合法权益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船员用人单位、船舶所有人以及相关的机构建立健全船员在船舶上的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和劳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
企业、个体工商户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8 对道路运输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路运输条例》(1998年7月30日通过 2014年1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对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参与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第四十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对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规章】《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8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6月12日经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2019年6月21日起施行)
    第五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并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
【规章】《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2014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6号)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出租汽车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纠正、制止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及其他违法行为,维护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履行经营协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进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规章】《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6月3日交通运输部令2005年10月颁布,2016年4月7日修订,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34号)
    第四十七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和货运站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五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道路客运和客运站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规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3年发布,2016年4月11日修订)
    第五十三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督检查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规章】《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2010年10月8日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6号,2016年8月31日修订,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1号)
    第十七条: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监测仪器定期检定合格证明和专用车辆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可以结合专用车辆定期审验的频率一并进行。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督促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对专用车辆、设备及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条件建立相应的自检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规章】《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05年6月24日交通部发布 2016年4月19日第二次修正 )
    第四十五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对维修经营者所取得维修经营许可的监管职责,定期核对许可登记事项和许可条件。对许可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及时变更;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规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2号 2016年4月16日修正)
    第四十二条: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四十四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当指派2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交通运输部监制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执法人员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询问教练员、学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提供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明材料;(二)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教学日志》、《培训记录》及其他资料;核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技术资料;(三)在违法行为发现场所进行摄影、摄像取证;(四)检查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教学车辆和教学设施、设备。执法人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并按照规定归档。当事人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道路客运、货运(含危货)、城市客运、修理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其他运输市场经营单位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9 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按照职责对本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运输企业、施工企业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10 对货运源头单位的运输装载行为进行监管 【规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07号,已经2018年1月12日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七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治超检测站点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实施管理;组织公路管理机构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限违法车辆,监督消除违法行为;组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货运源头单位的运输装载行为进行监管。                                
    第二十三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巡查、技术监控或者驻点等方式,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装载现场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货物装载工作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货物装载、配载登记、统计情况进行检查;
    (三)发现超限超载行为立即制止,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
货物源头企业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11 对船舶、浮动设施、船员和通航安全环境的检查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6月1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5号,2017年3月1日第二次修正)
    第五十九条:海事管理机构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船舶、浮动设施、船员和通航安全环境的监督检查。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必须采取责令其临时停航、停止作业,禁止进港、离港等强制性措施。
企业、个体工商户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地(州)级、县(市)级 县(市)级

我要纠错
打开手机扫一扫查看
相关稿件
 
你的浏览器目前处于缩放状态,页面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建议100%大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