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支持IPv6访问
首页 和田概况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政务服务 旅游观光
 
首页 » 正文

历史沿革

日期:2024-03-12 13:10  来源:和田年鉴、和田博物馆  浏览次数:5456
打印

【字体:

核心提示:和田地区古代有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始,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至此和田正式归属中国版图,成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和田古称“于阗”,是玉石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历史积淀,荟萃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现和田地区范围内出现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始,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包括于阗在内的西域正式归属中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前后,汉朝向于阗、扜弥、精绝、皮山、渠勒、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汉代还在精绝设立司禾府,管理屯垦事务。公元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魏晋时期,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精绝等城邦国被于阗兼并,那时的于阗就相当于现在和田地区的范围。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封王设官,进行有效管理。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封于阗王为“晋守侍中”。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置十州。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辽设于阗王府。宋嘉祐八年(1063年)册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鳞黑韩王”。元代于阗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元称于阗为斡端或忽炭,1279年元朝在天山南麓置斡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代称兀端。清设置于阗于今之克里雅(于田县),遂有于阗(克里雅)与和阗之称。1759年清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1865年阿古柏侵占和阗,1878年清军刘锦棠部收复和阗,光绪九年(1883年)设和阗直隶州。民国9年(公元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改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民国32年(公元1943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改称和阗专区,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1971年改专区为地区,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和田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交流的枢纽。和田各民族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创造了融汇东西的多元文化。在这块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和田各族人民始终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绿洲文化。和田各民族参与了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国大历史的书写,展现了无限的始终不变的赤子情怀。和田各族民众用智慧和勤劳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最终汇入中国历史的长河。2000多年来,和田民众与中原你来我往、频繁互动,与其他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疆域。




我要纠错
打开手机扫一扫查看
相关稿件
 
你的浏览器目前处于缩放状态,页面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建议100%大小显示。